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及导师团队参加系列学术会议交流(2025.09-2025.10)

发布日期:2025-11-11    作者:王思思     来源:     点击:

为提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拓宽学术视野,近期,公共卫生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及培训,不仅增强了科研自信,也为未来的学术发展与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9月20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生物医学大数据·智能技术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学院MPH2023级刘琳、2024级胡凤铃、2025级石秋菊、史嫚婕、李宏钰五位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同学表示通过聆听高水平学术报告,拓展了学术视野,对公共卫生领域如何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9月20日,由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主办的”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2025年年会暨卫生保健与性健康学术会议”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学院杨晓虹副教授围绕“基于扎根理论的基层艾防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进行大会汇报分享。

 9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2023级MPH研究生常怡宁、2024级李思宇分别携壁报《Delphinidin通过调节铁蛋白降解自噬来预防视网膜光化学损伤》《飞燕草素对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视网膜细胞铁死亡的抑制机制研究》参会交流。

    9月24日,学院杨晓虹副教授受邀参加“四川省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活动,并做了“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法及在基层疾病防控能力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杨晓虹结合团队项目实践,向来自全省各地的疾控机构骨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系统拆解扎根理论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结合案例与实操,为基层艾防、性病及丙肝防治注入科研新视角。研究生邱妙妙、王思思一并参会学习。

10月7日至10日,由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学院2024级MPH胡凤铃同学携壁报《Uncovering the Pleiotropy of the Hypertension Locus rs199651021: A Cross-Phenotype Association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on the FinnGen Database》参会。

    10月24日至26日,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和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川渝健康教育大会”在重庆顺利召开,学院杨晓虹副教授带领2025级MPH研究生苏艮、刘霞、吴沁晗三人参会。其中三人投稿的科普作品《同心抗艾,人人有责》、《健康饮食,为职场续航》、《健康知识科普》均荣获优秀奖。

10月28至31日,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十次卫生检验学术交流大会暨川渝公共卫生检验前沿技术培训班“在四川省宜顺利召开。学院苏会岚老师、毛俐老师带领公共卫生专业2023级MPH(彭清悦、卿婷、王治强)和2024级MPH(胡茜语、夏姣、杨旭莲)参会。毛俐老师以《沙门耐药菌及毒力基因检测方法学比较》为题,作主会场报告;郭芷璇、王治强、杨钦岚、杨旭莲四位同学的研究成果入选论文集并获得“优秀论文奖”;王澳同学的研究成果入选论文集。

    10月24日至10月30日,由成都医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检验医学院承办的“迈瑞杯”成都医学院第六届研究生科技学术节顺利举行。在此次科技学术节上,学院MPH专业共31名研究生荣获嘉奖,其中5名研究生获汇报二等奖,7名研究生获汇报三等奖,19名研究生荣获优秀壁报奖。

参会师生纷纷表示,系列学术活动不仅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更激发科研创新热情。学院将持续鼓励师生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合作与社会服务,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与创新成果。

(公共卫生学院 王思思 审核人 王绪伦)

上一条:公共卫生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下一条: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来我校开展“医旅融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