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我系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并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根据《成都医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院教务函﹝2008﹞58号】精神及《公共卫生系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培养方案》,结合我系本学期教学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督导小组成员构成
组长:陈卫中
组员:余小平 陈 建 冷言冰 李茂全 杨 书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及特点
表1 公共卫生系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必修课任务分析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课时 |
班次 |
教师 |
新进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公卫医师考试精要 |
18 |
|
1 |
|
1 |
|
|
流行病学 |
368 |
|
16 |
|
6 |
2 |
|
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 |
100 |
|
1 |
|
4 |
1 |
|
社会医学 |
180 |
|
10 |
|
2 |
|
|
医学论文写作基础 |
36 |
|
1 |
|
2 |
1 |
|
医学统计学 |
231 |
|
7 |
|
3 |
|
|
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研究生) |
18 |
|
1 |
|
3 |
1 |
卫生检验学 |
卫生化学 |
50 |
|
1 |
|
1 |
1 |
|
卫生学及卫生学检验 |
50 |
|
2 |
|
1 |
|
|
卫生学检测技术 |
80 |
|
1 |
|
1 |
1 |
|
卫生学检验 |
50 |
|
1 |
|
1 |
1 |
|
学校卫生学 |
36 |
|
1 |
|
1 |
1 |
卫生学 |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
40 |
|
1 |
|
2 |
|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 |
60 |
|
1 |
|
1 |
|
预防医学 |
预防医学 |
380 |
|
10 |
|
2 |
1 |
|
毒理学基础 |
72 |
|
4 |
|
2 |
|
|
卫生毒理学 |
50 |
|
1 |
|
1 |
|
合计 |
1819 |
|
60 |
|
- |
- |
表2 公共卫生系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选修课分析
课程名称 |
课时 |
环境与能源概论 |
18 |
|
书法艺术欣赏与临习 |
30 |
|
烟草的危害与控制技术 |
18 |
|
食品营养与卫生 |
36 |
|
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 |
30 |
|
文学与人生 |
18 |
|
毒理学基础 |
36 |
|
旅行医学与健康 |
30 |
|
合计 |
216 |
|
1. 课程多,任务重:本学期我系共承担不同层次(专、本科、研究生)25门课程、68个班级、2035课时(合并班级之后)的教学任务,实际承担课堂教学教师14名 (含在职攻读学位教师4名),平均1.8门/人,145.5课时/人。
2. 新进教师多:本学期我系共有5名新进教师承担了教学主讲任务,人均在100课时以上,加之本学期开学之初恰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寒假及开学这段时间忙于标书的撰写,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体系、我校教学过程的构成和规范熟悉时间尚短,缺乏教学经验。
3. 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阶段:2013年为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年,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的重点为:① 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帮助其在教学实践积累经验,迅速成长;② 教学过程相关文件的规范性及其归档。
三、教学督导工作具体计划
(一)听课
深入课堂听课是真实、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是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第一手资料、为我系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听课具体要求如下:
1. 每位督导组成员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0次,其中针对新进教师(苏会岚、孔翔宇、刘鑫、杨威特、汤科)听课不少于2次/新老师/人。全组听课范围应覆盖全系所有任课老师和课程类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2. 听课形式为督导组成员随机听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人听课或集体听课。必要时,应采取跟踪听课,或组织相关教师、学生交流座谈等形式,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针对新进教师实施重点“一带一”措施。
3. 每次听课结束应及时、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指出不足、促进提高。
4. 每次听课须认真做好记录,除填写《听课手册》外,同时填写《公共卫生系课堂教学督导评价表》(见附件1),学期结束时,交督导组统一管理,作为原始资料供分析总结使用。
5. 不定期召开阶段性小结会议,根据全系教师上课密度确定会议时间,一般不少于2次/学期,分别在学校期中检查前和期末进行。会议除进行讨论、总结外,对学生反映较大、听课评价较低的教师,督导组应适时组织集体听课,并讨论决定相关整改意见和建议。
6. 学期听课工作结束后,做好个人听课情况总结,对我系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交督导组汇总,并由督导组写出书面工作总结。
7. 各成员具体分工及新进教师“一带一”分配见表3。
表3 公共卫生系教学督导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督导分工
姓 名 |
任务及重点督导部门 |
重点督导新进教师 |
陈卫中 |
① 督导计划的制定;
② 督导组相关会议的组织;
③ 会同相关领导、部门组织学生对我系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座谈;
④ 重点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的督导。 |
刘鑫
(医学论文写作基础) |
余小平 |
① 督导组工作指导;
② 重点对卫生学教研室的督导。 |
苏会岚 |
陈 建 |
① 督导组工作指导;
② 重点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的督导。 |
孔翔宇
|
李茂全 |
重点对预防医学教研室的督导。 |
杨威特 |
冷言冰 |
重点对卫生检验学教研室的督导。 |
汤科(预防医学)
刘鑫(卫生学检测技术) |
杨 书 |
重点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预防医学、卫生学教研室的督导。 |
汤科(流行病学) |
(二)学生评教信息的收集
组织学生对我系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座谈,至少1次/学期,并及时记录、整理。
原《公共卫生系课程教学过程反馈信息表》(学生用表,见附件2)纳入到教学督导信息的收集范围,原则上每位新进教师的每门课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需让学生填写反馈信息表,同时进行一个专业、多个班级同一门课的教学时,不少于1个班的调查。其他有授课任务的教师根据系统一安排进行,但每学期不少于1个班的信息收集。教学督导组将对信息反馈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为督导组工作总结的内容之一。
(三)课程评估
在我系“课程评估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成都医学院课程评估制度》,对我系本学期申请参评课程的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持材料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检查
督导组应根据我系具体安排,积极参与、配合我系组织的教学检查相关工作,提供相关材料。
(五)完成系临时安排的其他任务
附件1:《公共卫生系课堂教学督导评价表》
附件2:《公共卫生系课程教学过程反馈信息表》(学生用表)
附件3:《成都医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系教学督导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