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成都医学院鉴往知来实践团在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科科长孟荣老师及辅导员余伟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前往成都市郫都区开展“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唐昌战旗村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国情,增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培育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志愿者们乘车前往战旗村参观学习、宣传党史文化并进行问卷调查。志愿者们首先参观了记载着战旗村发展之路的村史馆。其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庭院的结构与元素,庭院中的大片稻田最为壮观,代表着广袤大地,庭院中心树立着一道门,这道门由两个别样的立柱和一个红色屋顶组成,稻草立柱代表着劳动人民,红色立柱代表着国家,两者共同支撑起一道红色屋顶,代表家园。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郫县豆瓣博物馆”参观,一进入博物馆,豆瓣的香味扑鼻而来,博物馆里成列了许多豆瓣制作的文物原件,展示了豆瓣的生产流程、制作现场及清代明国豆瓣店铺。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历史,志愿者们不禁赞叹先人的智慧。紧接着志愿者们参观了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村十八坊等地。这些地方都承载着非遗文化,承载着红色革命精神,融会贯通了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体现了当地人民的乡村振兴创业史以及乡村至善道路。
为了能够顺利与当地居民交流,拉近志愿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志愿者们在前往战旗村的前一天组织学习了战旗村居民的日常方言。在进行问卷调查及居民采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有幸采访到一位党龄44年的杨家将后人,杨泽基同志。革命前辈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事业,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他的奉献和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战旗村走在了乡村振兴前列,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我们也应该向战旗村学习,作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
(公共卫生学院 向嘉欣 钟杨星语 余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