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项目 >> 正文

公卫系余小平教授主持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

发布日期:2017-09-20    作者:公共卫生系     来源: 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点击:
2013年7月3日,由四川省科技厅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会组织专家我校公共卫生系余小平教授主持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09ZQ026-036)“黑米花青素BRACs抗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的分子机理研究”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总结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后,基金会专家认为余小平教授达到了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培养目的及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为优秀。
该项目资助以来,余小平共发表学术论文33篇,SCI收录11篇,其中基金标注论文9篇,SCI收录4篇;主编教材1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排名第1);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争取研究经费266万元;培养硕士生及青年教师12人。资助期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被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9年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竞聘为公共卫生系主任,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遴选为四川省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专家,2012年遴选为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 2012年遴选为四川省社会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2013年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已公示)。
余小平承担的青年基金项目已按计划完成,该项目在建立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基础上,检测了BRACs对移植瘤体积、微血管密度、移植瘤组织肿瘤细胞生长能力、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MMP-2、MMP-9和uPA)表达的影响,体内证实了BRACs通过调节VEGF、uPA、MMP-2/9表达从而抑制移植瘤血管生成。然后体外证实了BRACs通过调节HER-2/neu受体的PTK活性而抑制肿瘤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且该作用与HER-2/neu下游EGFR/Ras/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有关。项目研究成果证实了BRACs抑制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效应及分子机制,为BRACs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它黄酮类物质的抗癌效应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据悉,余小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901)“膳食黑米花青素BRACs防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于2012年9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为优秀。

上一条:公共卫生系近年来承担项目一览表